10月23日下午,球赛下注官方网站《彤程材料科学论坛》(RedAvenue Materials Science Forum)依托北大新工科国际论坛(2021)新材料分论坛在化学学院A204室举行。论坛以“新工科背景下的新材料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为主题,由球赛下注官方网站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共同主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锦院士、斯坦福大学能源中心主任崔屹教授共同主持。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杨阳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新加坡国立大学Konstantin Novoselov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李玉良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俞书宏教授出席论坛并作大会报告。北大相关领域师生和彤程集团代表约200人在现场参加论坛。本次论坛还通过各类云媒体平台进行直播,观看总人次达32万。
张锦院士和崔屹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张锦表示,建设和发展新工科是北大进入新时代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提升竞争实力、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在工程技术领域面临不少“卡脖子”难题,其关键都在材料。北大材料学科坚持走“以科学促工程”的发展路径,打通从基础到应用的全链条创新途径。崔屹在致辞中强调了新材料在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高技术竞争领域的关键作用,希望北大材料学院以建院为契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和成果应用。
张锦致欢迎词
崔屹致欢迎词
杨阳教授作了题为“基于近红外材料的有机光伏技术”的学术报告。他分享了自己课题组在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新进展,特别强调学科交叉对开展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认为材料科学研究需要在众多学者的相互配合与交流下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杨阳作学术报告
鲍哲南院士作了题为“受皮肤启发的有机电子器件”的学术报告,介绍了自己关于可交互电子设备的研究进展,她分享了从人体皮肤材料所具有的特性所获的启发与思考。
鲍哲南作学术报告
Konstantin Novoselov教授作了题为“范德华异质结构材料”的报告,重点介绍了如何构筑新型的范德华异质结构二维材料实现新奇的物性和功能。
Konstantin Novoselov作学术报告
李玉良院士作了题为“二维碳石墨炔:面向能源的新兴材料”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制备大面积石墨炔,以及构筑石墨炔基复合材料实现在催化和能源领域的应用。
李玉良作学术报告
王华明院士作了题为“面向重大装备的高性能大型关键金属构件增材制造技术”的报告,他强调先进制造能力是国家工业综合实力的标志。
王华明作学术报告
俞书宏院士作了题为“可持续材料的仿生设计、合成与未来”的学术报告,分享了自己关于材料仿生合成的最新进展,强调可持续材料以及仿生性研究对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性。
俞书宏作学术报告
论坛上,报告人和与会师生就新材料领域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张锦院士在总结时表示,相信在产学研各界共同努力下,北大材料学院和我国材料学科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探索世界科技前沿贡献更大力量。
论坛合影
主讲人简介:
杨阳,国际著名有机半导体/共轭高分子光电子器件研究专家。1992年毕业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获物理学与应用物理博士学位;随后进入著名的聚合物材料创新公司-圣巴巴拉UNIAX公司从事聚合物材料研究;1997年开始任职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杨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太阳能和高效电子器件。迄今为止,已发表学术论文430余篇,累计引用超过12万次;拥有已授权专利30余项,受邀参加200余场会议、主题演讲和特邀报告。
鲍哲南,斯坦福大学化工系主任、李光耀讲席教授。她于1995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2004年在贝尔实验室工作;2004年加入斯坦福大学;2016年创立斯坦福可穿戴电子中心并担任主任。截至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获100多项美国专利。鲍教授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发明家学院院士。2022年荣获ACS材料化学奖;2021年荣获MRS中期职业奖;2020年获得ACS科学颠覆者和创新者奖等。
Konstantin Novoselov,俄罗斯物理学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是凝聚态物理学、介观物理学和纳米学方面的专家。他以2004年首次成功地利用简单的“透明胶带剥离法”得到了石墨烯而闻名,也因此与安德烈·海姆一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仅有一个碳原子厚,是目前已知的最薄的材料。石墨烯具有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石墨烯也是最强、最坚硬的材料,强度是普通钢的200倍,比金刚石还硬。作为高导电性的轻质高强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玉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1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研究领域为碳基和富碳分子基材料定向、多维、大尺寸聚集态结构和异质结构自组织生长、自组装方法学以及在能源、催化和光电等领域的应用。
王华明,金属增材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教授,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首席科学家。王华明院士主要从事高性能金属材料激光制备科学与工程、大型复杂关键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和激光表面工程方面的研究。先后获德国洪堡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防973首席、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及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
俞书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长期从事无机及复合材料的仿生合成、组装及功能化应用研究。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被引用63,650次,H因子138,2014-2020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作者名录。以第一完成人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第二届全国争先创新奖章、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担任多个杂志主编、副主编、国际顾问编委等。
课程简介:
“彤程材料科学论坛”是球赛下注官方网站为培养国家急需领域高层次人才设立的工程创新教育课程。
课程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响应学校新工科建设需要,内容围绕工程科学技术创新和战略管理创新,邀请活跃在材料及相关领域的国际顶尖学者和知名企业家开展跨学科、跨领域交流报告;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深度理解产业技术前沿和市场趋势,引领材料相关领域科技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人才。课程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开放,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