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工作经历:
2021-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球赛下注官方网站
2016-2021博士后 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合作导师:Mircea Dincă教授)
2011-2016理学博士 球赛下注官方网站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导师:裴坚 教授)
2006-2010工学学士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兴趣及方向:
2015年2月在纪念全球化工巨头BASF成立150周年之际,哈佛大学著名教授George M. Whitesides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以《Reinventing Chemistry》(《重塑化学》)为题发表评论文章。文中的核心思想之一“化学的使命必须由‘分子’拓展到‘任何与分子相关的事物’上”以及“化学,也许不再是仅以‘原子’和‘分子’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而是还能用独特的手段来操控分子与物质,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理解、操纵和调控那些(部分地)建筑于原子和分子之上的复杂系统。”将原子与分子水平的合成方法和分析技术引入具有复杂聚集态结构的材料化学是非常困难的。对于材料化学而言,材料的性质与其结构息息相关,微小的结构差异即会显著地影响材料的宏观物理性质。因此,如何精确控制材料的化学结构及其组装行为是获得高质量、高性能材料的关键问题。传统的分子组装以及聚集态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分子层次,极大的限制了其在材料化学中的应用。
本课题组将结合过去的研究基础,围绕“多尺度精准调控的功能性配位材料”这一主题开展富有特色的研究工作。这一研究方向涉及化学、材料、物理以及电子等多个学科,属于前沿交叉研究领域。具体来讲,一方面将围绕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理解分子以及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竞争关系,探究内在规律;另一方面将在更大尺度上研究量子点或金属团簇与具有特定作用位点的大分子、蛋白质、酶之间组装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该类材料的力、光、电、磁性质及器件应用,建立起结构与性能的对应关系,并进一步指导新材料的设计,从而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功能材料及器件。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1.分子尺度的二维聚合物电子材料;2.超分子尺度的配位纳米晶体材料;3.超大尺度的生物信息材料。
荣誉与奖励:
2016年,Springer-Nature论文奖
2013年,陶氏化学可持续发展创新大赛,特等奖
201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5/6)
2016年,球赛下注官方网站优秀博士论文奖
2016年,球赛下注官方网站“学术十杰”学术精英
2015年,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5年,球赛下注官方网站化学学院“化学之星”
2015年,球赛下注官方网站三好学生
2014年,球赛下注官方网站创新奖(学术类)
2010年,山东省优秀毕业生
2010年,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
代表性论文:
1.Dou,J.-H.; Arguilla, M. Q.; Luo, Y.; Li, J.; Zhang, W.; Sun, L.; Mancuso, J. L.; Yang, L.; Chen, T.; Parent, L. R.; Skorupskii, G.; Libretto, N. J.; Sun, C.; Yang, M. C.; Dip, P. V.; Brignole, E. J.; Miller, J. T.; Kong, J.; Hendon, C. H.; Sun, J.; Dincă, M. Atomically-Precise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s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2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Nat. Mater.2021,20, 222−228.
2.Banda, H.(#);Dou, J.-H.(#); Chen, T.; Libretto, N.; Miller, J.; Dincă, M. High Capacitance Supercapacitors from Li+Intercalation in Non-porous,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2D Coordination Polymers.J. Am. Chem. Soc.2021,143, 2285-2292.
3.Dou, J.-H.; Yu, Z.-A.; Zhang, J.; Zheng, Y.-Q.; Yao, Z.-F.; Tu, Z.; Wang, X.; Huang, S.; Liu, C.; Sun, J.; Yi, Y.; Cao, X.; Gao, Y.; Wang, J.-Y.; Pei, J. Organic Semiconducting Alloys with Tunable Energy Levels.J. Am. Chem. Soc.2019,141, 6561– 6568.
4.Dou, J.-H.; Sun, L.; Ge, Y.; Li, W.; Hendon, C. H.; Li, J.; Gul, S.; Yano, J.; Stach, E. A.; Dincă, M. Signature of Metallic Behavior in th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3(hexaiminobenzene)2(M = Ni, Cu).J. Am. Chem. Soc.2017,139, 13608−13611.
5.Dou, J.-H.(#); Zheng, Y.-Q.(#); Yao, Z.-F.; Yu, Z.-A.; Lei, T.; Shen, X.; Luo, X.-Y.; Sun, J.; Zhang, S.-D.; Ding, Y.-F.; Han, G.; Yi, Y.; Wang, J.-Y.; Pei, J. Fine-Tuning of Crystal Packing and Charge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BDOPV Derivatives through Fluorine Substitution.J. Am. Chem. Soc.2015,137, 15947-15956.
6.Dou, J.-H.; Zheng, Y.-Q.; Yao, Z.-F.; Lei, T.; Shen, X.; Luo, X.-Y.; Yu, Z.-A.; Zhang, S.-D.; Han, G.; Wang, Z.; Yi, Y.; Wang, J.-Y.; Pei, J. A Cofacially Stacked Electron-Deficient Small Molecule with a High Electron Mobility of over 10 cm2V−1s−1in Air.Adv. Mater.2015,27, 8051-8055.